2025年9月10日星期三
农历七月初十九
天气:多云,24~34℃
【导读】
★杨丽贞:执火者 点亮教育之光
★北湖区:强力推进城市更新 城区24条道路焕然一新
★北湖区:推行“五新同步”生态种植模式
【北湖要闻】
★杨丽贞:执火者 点亮教育之光
在郴州市五中,有这样一位老师:她带学生,言语温和却自带力量;她教英语,却不止于教英语——她以语言为桥,以讲台为田,默默耕种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梦想与未来。
她就是杨丽贞,自毕业站上讲台以来,始终坚守教学一线。她常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而她,正是那位执火者。
以语言为桥,点燃学习之火
2013年,杨丽贞从大学毕业后选择南下深圳,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开始了她的教学生涯。八年的沿海教学经历,塑造了她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开阔的教学视野。
2021年,杨丽贞回到郴州继续她的教书育人事业。2022年,杨丽贞考入郴州市五中任教。在接手七年级2225班的英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时,杨丽贞遇到了挑战:班上竟然有十几名学生无法正确默写26个英语字母。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找不到合适方法的教育。”她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引入了在深圳任教时积累的自然拼读教学经验。
她的课堂注重互动与实践。英文歌曲、电影片段、诗歌朗诵等元素经常出现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英语不仅是考试科目,更是交流工具。
精心设计的课件,清晰流利的口语,活跃的课堂氛围,构成了杨丽贞的教学特色。“杨老师的课总能给我们惊喜。”学生们发现,原来记单词可以不用死记硬背。在她的教导下,全班同学都掌握了科学的单词记忆方法。
“听写90分才算合格”,这个看似苛刻的标准,在她的班级却成为常态,满分人数经常超过四十人。
以专业为基,成就教学之优
尹研韵同学初到班级时,因性格害羞不敢表现自己。杨丽贞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题,在英语课上特意鼓励她开口对话,耐心指导发音。渐渐地,这个女孩从不敢开口到成为小组展示的代表,最终连续两年荣获“英语阅读之星”湖南省初中组一等奖。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由杨老师指导的毛彦谕、谷佳萱等30多位同学都在“英语阅读之星”比赛中获得奖项。
2024年,杨丽贞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次重要挑战——参加郴州市义务教育教师教学竞赛。她与指导老师廖亚娟一起精益求精,每周三次听课评课,课件反复修改了20多次。
“那段时间常常熬夜到凌晨,但每一次打磨都是一次成长。”最终,她主讲的“I a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一课获得北湖区第一名,随后又以“Hometown feeling”一课拿下一等奖。
“教学能力的提升永无止境。”杨丽贞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在2024年湖南省集体备课大赛中,她与团队用心打磨每一个环节,最终获得湖南省二等奖。
以制度为纲,凝聚集体之心
作为班主任,杨丽贞创新实施了班级积分管理制度,涵盖了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卫生值日等多个方面。每两周汇总公示,并进行抽签奖励。
“积分拍卖会是所有学生最期待的环节。”杨丽贞笑着说,“学生们可以用自己的积分竞拍奖品,这个过程既有趣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她还在班级开展“夸一夸”行动,每周在教室后的黑板上写上一个小组的同学名字,让其他同学去写他们的优点。“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学会了发现别人的闪光点,相处更加融洽了。”
杨丽贞坚持“爱的教育”,认为教育的基础在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她经常让学生们写信给她,把羞于说出口的困难或情感用文字表达出来。
“我的人生目标就是成为像杨老师这样优秀的女性。”学生龚林芊在信中这样写道。朱佳欣等多名同学也在信件中表达到:杨老师不仅教会了他们书本知识,还教会了他们做人的道理。
在她的带领下,班级成绩不断提升,班级在卫生、纪律、文明礼仪等常规方面也表现得尤为突出,屡次在学校各项常规评比中获得“优秀班级”“文明班级”等荣誉称号。
12年来,杨丽贞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又换上了新一组的名字。同学们围在那里,写下彼此的优点。阳光照进来,映着那些稚嫩的字迹,也映着杨丽贞欣慰的笑容。
教育的美好,就在这点滴之间静静流淌,在三尺讲台上持续绽放芳华。(唐思玲)
【深入推进“六大新行动” 全面彰显“七个新担当”】
★北湖区:强力推进城市更新 城区24条道路焕然一新
“以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满脚泥。现在道路修好了,我们出行方便多了!”9月9日,家住北湖街道郴嘉路旁的居民陈忠连,站在家门口望着崭新的人行道和宽阔平坦的沥青路面,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郴嘉路改造工程自今年1月启动以来,施工方克服地质复杂、雨季施工等多重困难,采取分段封闭方式推进,最大限度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目前,该工程已全面完工,共新建改造雨污管网近1.8公里,铺设沥青路面6646平方米,安装高杆路灯41盏,实现“道路平、路灯亮、排水畅”的整治目标。
北湖区作为郴州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城区面积大、历史遗留问题多。部分区域排水管网缺失、雨污不分流,每逢强降雨便积水内涝,成为困扰市民出行的“城市病”。
北湖区以国家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为契机,在全面开展城市体检的基础上,强力推进城区道路改造、内涝点治理和雨污分流建设。2024年至今,全区累计投入1.56亿元,完成24条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5个城中村、16个居民小区的排水防涝系统更新扩容,新建改造雨水管网13.3公里、污水管网21公里,同步完成路面改造10.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40盏。
北湖区城市管理局局长何赞智表示,接下来将着力攻坚老城区与经济开发区域、物流园片区等经济功能区的老旧地下管网改造,全面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刘奕辰、贺文平)
★北湖区:推行“五新同步”生态种植模式
9月4日,华塘镇石山头村众智惠农蔬菜基地内,工人正忙碌地采收红苋菜、木耳菜等蔬菜。该基地种植的香芹、香葱等五个品种近日获得国家绿色农产品认证,并正式直供粤港澳大湾区,每日输送优质蔬菜超7吨。这是北湖区推行“五新同步”生态种植模式、打造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点取得的首批成果。
今年以来,北湖区以“新测报、新药械、新药剂、新技术、新方式”为主要技术路径,全面推进“五新同步”生态种植模式。通过综合运用物理与生物防治技术,替代传统化学农药,指导基地使用黄蓝粘虫板、夜间防蚊灯,配合水肥药一体化喷灌等新技术,从源头保障蔬菜品质与安全。
据介绍,郴州市作为全国获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数量最多的地级市,通过完善培训指导、严格准入审查、加强质量监管等措施,建立起从生产到销售全程可追溯的质量监管体系。
北湖区农业农村局总农艺师邓久英表示,该区通过一对一培训指导、免费发放高效低毒农药、协助申请绿色标志等举措,大幅降低传统农药使用率。今年新增17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种植面积扩大1000多亩。(唐琳莎 刘奕辰)
【街镇动态】
★石盖塘街道:村规民约倡导文明祭祀
“以前祭祀烟雾弥漫,现在用鲜花祭祀既环保又体面。”石盖塘街道光明村村民张大爷感慨。中元节前夕,石盖塘街道以村规民约为抓手,创新推行“街道引领、村级主体、村民参与”的移风易俗模式,通过政策引导、资源统筹和村民自治,促使“文明祭祀、平安中元”理念深入人心,在全域范围内掀起绿色祭扫的新风尚。
石盖塘街道摒弃简单下达禁令的做法,为各村准备了丰富的“政策工具包”。该街道印发《关于在中元节期间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 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的工作指引》《中元节文明祭祀倡议书》,明确“禁燃禁烧、绿色祭扫”核心内容,鼓励各村结合民俗修订村规民约。同时,推广“集中祭祀点”“鲜花换纸钱”“线上追思堂”等举措,并统筹采购平价鲜花,以此降低执行成本,让文明新风“可操作、易落地”。
其中,石盖塘街道新屋村成了实践的典范。该村将“文明祭祀、绿色追思”纳入新版村规民约,严禁焚烧纸钱、燃放鞭炮,倡导鲜花祭扫、植树追思。为推动公约落地,该村借助“大喇叭”、宣传栏和微信群进行广泛宣传,组织街道驻村干部、村干部、党员和本土人才带头成立“文明劝导队”,设立集中祭祀点和免费鲜花发放处,引导村民自觉遵守新规。此外,该村将文明祭祀遵守情况纳入“文明家庭”评选标准,通过正向激励让新规更具活力。
目前,石盖塘街道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已将各村村规民约从“墙上的文本”转变为“行动的准则”,让中元节祭祀回归清净与文明。(曾西林、廖祥福、曹爱友)
★北湖街道流星岭社区:“文明交通绿色出行”教育讲座进校园
近日,北湖街道流星岭社区走进校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明交通 绿色出行”教育讲座。
现场,社区工作人员通过图片、视频,向同学们展示了不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的危害。从步行安全、骑车安全到乘车安全,每个方面都进行了详细讲解。工作人员积极倡导绿色出行方式,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倡导绿色出行理念。(李洋成)
来源:北湖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邱佳乐
本文链接:https://wap.beihu.gov.cn/content/646943/54/15271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