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蚊”题不大!开学在即,校园灭蚊防病这样做
2025-08-26 12:02:28 字号: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症状以发热、关节剧痛和皮疹为特征。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症状以高热、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面红、颈红、胸红、皮疹为主。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都是蚊子传播的疾病,预防的关键点就在于“防蚊灭蚊”。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校园人群密集,师生数量众多,且各类花草树木、植被和散落的小水体很容易吸引蚊虫前来“拜访”和“定居”。 校园防蚊防病这样做,给师生构建一个健康无蚊的校园环境。

开学前

一、

孳生地清理

(一)及时清运垃圾并清理学校范围内的各种散在垃圾容器,如一次性饭盒、水杯、矿泉水瓶等。

图片

(二)室外的各种盆、瓶、罐等容器积水需要及时倾倒,废弃的容器要及时清除,暂时闲置未用的容器应当逐一翻转反扣,防止再次积水。

图片

(三)水桶、水缸、水槽等功能性储水容器需要严密加盖并定期换水。

图片

(四)对于一些洼地、假山、树洞、运动器材内积水,可以使用砂土填埋的方法防止蚊虫孳生。

(五)使用刀将竹筒劈开十字槽,或者用细沙填满可能积水的竹筒。

图片

(六)轮胎可在下方扎孔防止积水,或在里面投放废机油或者灭蚊蚴药物。

图片

(七)景观水池可以饲养观赏鱼灭蚊,适用鱼种有金鱼、锦鲤、食蚊鱼、罗非鱼等。

图片

(八)清除室内积水,尤其是花盆托盘、饮水机水槽、空调冷却水、冰箱底部的水盘等。富贵竹、万年青、绿萝等水培植物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蚊媒传染病流行期间(每年4-11月)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土培植物不用花盆托。

图片

(九)对于水池、沙井、电缆沟、排水沟,化粪池等难以清除积水的水体,投放缓释灭蚊蚴剂,如有机磷杀虫剂(安倍、倍硫磷缓释剂等)或生物制剂(如苏云金芽孢杆菌、S-烯虫酯等)。

(十)完善学校内防蚊设施,排水道口安装防蚊闸,沙井电缆井的孔洞使用防蚊胶贴封堵。

(十一)注意对游泳池的排水口的检查。

二、

全面消杀

请专业人员对学校室内、外环境进行全面消杀,降低成蚊数量。

三、

开展自我健康监测

从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等高风险地区归来的教职员工及学生,请做好自我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应及时采取防蚊措施(如着长衫长裤、使用驱蚊液等),尽快到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接诊医生近期旅居史,配合做好检验检测和蚊媒隔离相关措施。

开学后

一、

定期清洁消杀

(一)定期开展校内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垃圾、弃置积水容器。

(二)定期请专业人员进行灭蚊。

二、

改善场所防蚊条件

(一)改善学生和教职员工学习、工作和休闲等场所防蚊条件,在室内配有电蚊拍、电蚊液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纱窗,防止蚊虫叮咬。

(二)及时清理室内小型积水,水培植物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及时清理花盆托盘、饮水机水槽等积水。

(三)校园内或室内的水桶、水缸、水槽等功能性储水容器需要严密加盖并定期换水。

三、

多方动员齐防蚊

(一)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利用家长群、致家长一封信、布置学生清积水灭蚊家庭作业等方式,把预防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知识渗透到千家万户,动员家长及学生进行居家清除积水、防蚊灭蚊,促进学校和家庭共同防蚊灭蚊。

(二)动员师生参与消除蚊虫孳生地、清除蚊患工作。提高学校师生防蚊灭蚊及对蚊媒传染病防控的意识。

(三)蚊虫活跃期或疫点周边学校,师生户外活动应穿长袖衣裤,裸露皮肤喷涂驱避剂。

四、

做好晨午检工作

(一)学校指定专人负责校园预防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工作,并每周在学校范围内进行巡视检查,发现积水及时清除,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进行整改。

(二)加强教职工和校医培训,使其明晰基孔肯雅热及登革热相关症状及判断方法,发现疑似病例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确诊。

(三)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皮疹、肌肉痛、关节痛等症状,马上通知家长及时送医。

(四)如教职员工有发热等不适也应及时就医。

五、

配合相关部门清理学校附近蚊虫孳生地

加强与属地街道、社区的联动,在属地卫生健康(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对学校外围周边蚊虫孳生地的彻底清理,全面降低学校及周边社区的蚊媒密度,降低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

让我们大家一起

齐动手、清积水

灭成蚊、防叮咬、保健康

筑牢预防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坚实防线!

图片

来源:融北湖

作者:郴州疾控

编辑:梁俐佳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