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万华岩开漂啦!快来搏激浪~闯浅滩~
2023-04-25 16:32:55 字号:

图片

4月24日

2023年万华岩漂流节暨溶洞漂流

开漂仪式举行

30余位市民游客体验了

一把刺激又凉爽的溶洞漂流

此次漂流节活动自4月24日起

将持续至5月31日

活动期间前来漂流的游客

可通过网络平台购票享受不同折扣

景区也将在保障游客安全的情况下

为大家提供奇特、刺激的游玩体验

图片

五一假期将至

你还在刷着手机抢高铁票

???

抢景区门票

???

还是犹豫要不要“逆向”而行

来一场本地微旅行呢

图片

未来几天

“北湖发布”

将持续推出好吃好玩好耍的攻略

让你选择不费神

五一假期

在北湖玩嗨玩爽玩乐

刺激休闲篇


这里被誉为“世界溶洞第一漂”

全程1800米 漂流落差达36米

郴州溶洞配漂流

定属咱们北湖有

这里你无需担忧漂亮的脸蛋被太阳暴晒

图片

途经九曲十八弯

不仅能体验惊险刺激的随波逐流

更能近距离领略

约三亿年前石炭纪时期的海底生物化石

感触它们几乎永恒的生命

图片

图片

千姿百态的石笋、石柱、石旗、石幔飞入眼帘,在五光十色的灯光下呈现出奇特的景观,仿佛置身仙境,回味无穷~

图片

图片

全程1小时的激情漂流

让你的心跳加速

分分钟体验浪遏飞舟的快感

尽情释放自我

消除一切烦恼

在这里 请尽情呐喊尖叫吧


除了漂流和岩洞

这里还有

↓↓↓

游道旁,鲜花烂漫

静静地期待你们的赞赏

盛开的紫荆花

图片

图片

万华岩独有的植物-郴州报春苣苔

图片

金钟倒挂点点红,含露吐珠自多情——灯笼花

图片

图片

圆叶景天

图片

圆叶景天——据《卫生易简方》《圣惠方》记载,其在治疗大小丹赤游风肿、眼涩痛等方面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


除了美景这里还很有内涵哦

带上孩子

来这感受一场知识的“洗礼”吧

游客常问:这个洞是谁发现的?有没有最早的文字记载?初时总觉得不知该如何回答,搪塞一下就过去了。可同样的问题不断出现,问的人多了便有种如芒在背的感觉,于是就有了“一探究竟”的想法。

其实谁发现的已经不可考了,假如非要追问的话,就追溯到炎帝神农那里去了。可要问有文字记载的话,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万华岩洞口矗立南宋1148年留存下来的一块大石碑,被称为“中国农耕劝农第一碑”,碑文记载:“昔人或为山林之游,或为园囿之赏,且得讬文琬琰以歆艳来世”,专门记录当时知军赵不退组织大批官员文人士绅在坦山(即万华岩)举行劝农活动,倡导“务农重谷,天下之本”的思想。

图片

南宋劝农碑

但“劝农碑”还不是万华岩最早的文字记载,目前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北宋,就是时任郴州知军的阮阅游览万华岩时留下的一首七绝。



坦山岩

(北宋.阮阅)

空山夜雨鬼神愁,

怪石层岩虎豹忧。

鸟道不通车马到,

只供衲子羽人游。

阮阅原名美成,字闳休,号散翁,又号松菊道人,舒城(今安徽境内)人。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任郴州知军,南宋初年(1127)以中奉大夫知袁州。其诗评著作《诗话总龟》又名《诗总》首开分门别类之法,纠正了此前中国诗话的诸多弊端。

阮阅跨越了中国历史的两个朝代,北宋1123年郴州知军,1127年离开郴州任职袁州已是南宋初年,他在郴州期间没有什么政绩,可谓是平平过的一个官员。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写了很多诗,这些诗以描写郴州景点为主,而且全是七绝,其中包括了万华岩、苏仙观、北湖亭、七姊石、桔井、圆泉、剑泉等,合称为“郴江百咏”。因为他擅作七绝,所以当时大家都称他为“阮绝句”。

1932年陈九韶览《四库全书》得“郴江百咏”94首,又从他处得《便县》《高亭》两首,校定后录入《<郴江百咏>笺校》,虽号称“百咏”却仅得96首,缺漏的4首虽也有人补录,但诗的意境却大相径庭,令诸多读者不敢苟同。

这里说的“坦山岩”指的就是万华岩,只是“坦山岩”是俗称,“万华岩”是雅称,实际上指的是同一个地方。诗中“衲子”指的是佛门中人,“羽人”指的是道家之人,以此推测北宋年间万华岩曾是一个传经布道的地方。

从诗的内容看,阮阅并未进入万华岩的洞内,只是在洞口看见了雄伟壮观的悬崖、大型的节理和潺潺的小溪。遗憾的是他没看见后来者徐霞客说的:“涧水泄大石崖而下”,更遗憾的是,他和徐霞客一样:“没进洞”!不知“无数奇珍藏洞里”!

图片

万华岩北洞口



那么,谁是第一个进入万华岩洞内的人呢?我们再看一首诗:

游万华岩

(清.蔡来仪)

层峦叠岫抱清湾,

天宇曾开月一环。

无数奇珍藏洞里,

何时仙境落人间?

水珠细滴龙楼雨,

霞绮遥增石柱斑。

到此浑忘俗士态,

临流伫看鹤飞还。

(注:作者为清朝举人.郴州学政)

从万华岩北洞口进入万华岩约100米左右回头看北洞口,的确像一轮弯弯的月儿,所以蔡来仪会说“天宇曾开月一环”。

但为何又会来一句“无数奇珍藏洞里”呢?

这其实也不难理解,洞内河道里的花岗岩砾石远远看去圆润光滑,就像一颗颗巨大的玛瑙。进入秋冬季,地表渗下来的水断流,钟乳石表面变得非常干燥,这就露出了钟乳石的本来面貌:钟乳石是碳酸钙的结晶体,棱面非常光亮如镜子一般,在光的照耀下银光闪闪如同宝石,加之地下河里有盲鱼、盲虾、盲蟹等,自然是“无数奇珍”了!据此也可以推断清朝郴州学政蔡来仪是深入万华岩洞内的第一个人。

图片

玛瑙般的花岗岩砾石

图片

美玉般的钟乳石

图片

胆小的溺鸡

如果您亲临万华岩,在洞外您会看到呆萌的白鹭在浅滩小心翼翼地搜寻,小鱼儿惊慌失措四处穿梭,警醒胆小的溺鸡飞快地滑过水面留下长长的波痕,红嘴蓝鹊拖着长长的五彩尾巴骄傲地飞来飞去,还有绿油油的群山、清澈的湖水、真相吐艳的野花。而洞内琳琅满目的钟乳石鳞次栉比,春夏季圆润如玉,秋冬季灯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宝石一般,徜徉其间如临仙境,如痴如醉,真的是“到此浑忘俗士态”!令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

图片

来源:北湖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方苡菲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