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反诈骗】争当反诈“先锋”,筑牢北湖反诈“防火墙”
2022-06-09 23:39:33 字号:

提高防范意识

谨防网络诈骗

不轻信 不转账

不透露 不汇款

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打击电信犯罪 提高安全意识

为提高群众防骗、识骗、拒骗能力

从源头预防和控制诈骗违法犯罪

各乡镇街道的工作人员们

化身反诈“先锋”

和民警一起唱响“反诈交响曲”

图片

燕泉街道

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深入辖区内居民小区、楼栋、村(组),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粘贴海报、设立咨询点、举办知识抢答赛及宣传培训会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切实提高知晓率。

同时,针对失独老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等特殊人群,工作人员及志愿者上门走访,向老人介绍典型案例,揭露养老诈骗“套路”,现场指导老年人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软件,如遇到不能辨别的电话,要及时与街道、社区(村)联系,或者致电110咨询,让不法分子“不敢骗、不能骗、骗不了”,切实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图片

下湄桥街道

“电信诈骗套路深、学会识别好防身、不贪外财不占便、我来教你识诈骗......”这是下湄桥街道“防电诈”知识讲座前的一段快板。今年以来,下湄桥街道办事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者“宣传小分队”,利用快板、小品、相声、诗歌等文艺演出和“防电诈”知识抢答等形式,定期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揭露犯罪份子的诈骗伎俩,调动老百姓主动了解反诈知识,提高防范电信诈骗意识。

图片

增福街道

积极发动企业、村(社区)利用户外广告牌、电子显示屏、政务公开栏、便民服务窗口等阵地,通过悬挂横幅标语、摆放宣传板牌、发放宣传资料、播放视频的形式,向现场的居民宣传各种“电诈”套路,协助居民安装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全面构建立体式防电诈宣传格局,营造“全民反诈、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切实提高居民防范“免疫力”,守好居民的“钱袋子”。

图片

涌泉街道

党员干部走进小区、临街商铺进行法治宣讲活动,采取现场解说、以案释法等形式,向群众讲解了防范电信诈骗的基本常识和识别电信诈骗的方法。并通过辖区广场LED屏幕、流动小喇叭、转发反诈视频、动漫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关注反诈宣传信息,并及时在朋友圈转发,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扩大宣传范围、增加知晓率、扩大教育面,提高人民群众的防范意识。

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册200份、提供咨询20余次,签订承诺书50余份。

图片

北湖街道

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走上街头,通过设立宣传台、悬挂横幅标语等方式,向过往群众宣传防电诈知识,提醒老年人警惕“养老服务”、购买保健品、社保卡到期等花样翻新的诈骗手段,不向陌生人透露自己及家人的身份证信息、存款、银行账号等,不轻易点击可疑链接和告知陌生人验证码,生活中如遇到可疑事项,及时与子女进行沟通查证,遇到可疑人员加强防范及时报警。

据了解,此次活动共发放普法宣传资料300余份,宣传袋100余份,悬挂10余条横幅,微信转发宣传100余条,进一步提高了辖区内老年人识骗意识和防骗能力。

图片

保和瑶族乡

将反电诈宣传与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发放反电诈宣传资料,以及引导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等多种方式,向群众细致地介绍了当前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常见方法和最新行骗伎俩,提醒广大村民和老人提高警惕,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捂紧“钱袋子”。

同时,指导各村通过LED显示屏、入户走访、座谈会等方式积极开展反电诈宣传。积极发动党员宣传志愿深入村组、走进农户家中向村民讲解如何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并呼吁大家参与到反诈宣传工作来,形成全面联动、齐抓共防的“防电诈”氛围。

图片

石盖塘街道

连日来,石盖塘街道结合“心连心、面对面”干部下访解难题为民服务办实事活动,组织各村(社区)联点区直单位与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一同深入居民家中,以“拉家常”的方式,面对面向群众普及反诈知识,同时引导群众注册国家反诈骗中心APP,手把手帮助部分对手机操作不熟悉的群众进行安装注册,有效提高辖区群众的识骗防骗意识、法制意识和安全意识,帮助群众护好“钱袋子”。

同时,利用各大银行网点、移动电信网点、农贸市场的宣传栏、公示栏等醒目位置张贴“反诈骗”系列海报,辖区LED屏展示反诈骗警示语等,加大防电诈宣传,随时随地提醒辖区居民提高反诈意识。

来源:融北湖

作者:图文 | 谢丽萍 邓佑楠 黄小芳 廖晨昆 李彪 李艳兵 刘丽 谭爱军 李丹琴 苏伟 郑莹 伍正翔

编辑:林志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