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湖区融媒体中心特开设“北湖红色故事汇”总栏目,讲述党员中来自北湖或发生在北湖的杰出代表人物的先进事迹。
今天,融小北将为您讲述《中共郴州市北湖区地方党史概要(1921-1949)》,以期通过对地方党史的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解放战争时期
第四节 开展地方武装斗争
【湘南游击司令部的建立及其斗争】1949年6月,中共湘南工委在耒阳大义乡枫树下召开工委扩大会议,决定成立“粤赣湘边区人民解放军湘南游击司令部”,谷子元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何大群任政治部主任,雷天一任副主任。司令部设耒阳。湘南游击司令部辖11个大队、1个警卫大队、2个直属中队、1个民运队,其中活跃在郴县的队伍有6支:
第一大队 1949年4月,由桂东普乐乡方捷三游击队起义后改编而成。后进入郴县境内,桥口党支部输送数十名贫雇农参军,队伍发展到一百八十九人枪。
第三大队 1949年6月,第三大队在资兴县工委领导下组建,由资兴西里乡游击队与渡头游击队合编发展而成,共130余人枪。何奇任大队长,朱克威任副大队长,陈佳春、何力洪、罗继开先后任指导员、正副教导员。主要活动于资兴、郴县、汝城交界处。
第五大队 1948年7月,中共郴县栖凤渡区委奉湘南工委谷子元的指示,派段韬到良田一带,(以小溪村为中心)组织地下武装。10月,以小溪村人田贤楚等成立的“锄头会”为基础,成立了骑田岭武工队,有十余人“枪”。1949年4月与栖凤渡的杨国雄武工队汇合,共有四十余人“枪”,活跃在栖凤渡及良田一带。1949年6月,队伍发展到百余人,经谷子元批准,编为湘南游击司令部第五大队。
第六大队第三中队 1949年6月,由郴县永宁乡的农民群众组建起来,大队长何炳辉,政委邓名炯。主要活动于郴县鲁塘、南溪、芙蓉等地及桂阳的部分地方。
直属三中队 1949年6月,在郴县和平圩召开了以杨国雄、牛学池为正副队长的全体队员会议,并将早已策划应变的栖凤渡乡公所自卫队全部人枪拉出来,改编到直属三中队。该队共105人,长短枪80余支。
郴县武工队 1949年5月下旬,地下党员李昌奎和大革命时期郴县领导成员曹廉,串联唐朝祥等人收缴了唐家湾宗族公有的枪支和各村地主的枪支30余支,秘密组织了游击队,有队员50余人。6月5日,在集贤乡正式命名为郴县武工队。
在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的胜利形势鼓舞下,游击队频频出击,配合南下大军,为解放郴县而英勇作战。
【湘南支队组建及其斗争】 1948年12月下旬至1949年1月中旬,粤赣湘边区党委决定建立湘南支队,由刘亚球任湘南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李同文和李金任政治委员、李林任副司令员、唐麟任政治部主任、谷子元任副主任(未到职)、耿俊猛任参谋长。同时,从革命队伍中抽调一部分湖南籍的骨干力量分两路回湘南进行组建工作。一路由刘亚球与郭名善同志为一组到桂东的西边山活动;一路由李林、李金(金阳)、耿俊猛等17人到汝城、郴县等地活动。
1949年2月,袁理凡找到桂阳、临武党组织,于5月间建立了“临桂边人民解放工作队”,后编入湘南支队独立大队。3月,李林、耿俊猛率队巧夺汝城平坡乡公所的枪支后,发动修筑宜汝公路的20余人参加游击队,之后,李林率队到郴县活动。
4月,杨乡、马丹在郴县、宜章边界组建了郴宜武工队。5月,廖康、谷正、谭立等40余人在宜章赤石举行暴动,攻入乡公所,缴获30多枝枪。刘亚球、李林赶到赤石,将这支队伍任命为“湘支独立游击队”。6月20日,湘南支队所属各部除留守县城的部队外,汇集在汝城殿华。22日,召开整编、誓师大会,宣布所属机关各部、各大队的建制与番号。同时,正式成立湘南地委和湘南支队。湘南地委委员有刘亚球、李同文(李成铁)、唐麟、李林、谷子元。刘、唐、李为常委,刘亚球任书记,李同文为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唐麟为宣传部长。此时,湘南支队已有2000余人枪(包括改编的约800人的起义军在内),轻机枪10余挺,主力4个大队。湘南支队在湘南地委统一领导下,开展武装斗争。
主要斗争有:5月,刘亚球率李林、耿俊猛游击队,与郴宜武工队资兴武工队一起袭击郴县光华乡乡公所,迫使乡长朱福国投降成立了“光华乡军事管制委员会”,负责筹集军粮军械。几天后,李林、耿俊猛率部和第一大队三中队奔袭攻打郴县两湾洞地主段位显、段禄宏庄园,活捉了二段,缴获轻机枪1挺,花机枪2挺,步枪50余支及其他财物。6月初,刘亚球、李林、耿俊猛率郴县游击队、第一大队三中队、郴桂资宜武工队和资兴武工队共400余人枪攻打国民党郴县良田警察所、乡公所和自卫队,大获全胜,缴获步枪12支。
7月,湘南支队在郴县的部队向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猛攻。
9月14日,刘亚球率湘南支队2000余人从资兴塘下出发,向粤汉线西侧挺进。在郴县邓家塘跨越粤汉铁路时,与堵截去路的交警发生激战,牺牲了1名班长,一大队副教导员廖康负伤。随后部队从郴县向临武转移。独立大队第二中队在下鲁塘收缴了国民党乡保及地主武装的枪支。湘支司令部警卫机枪排先后收缴下凤、井头、东边洞等处的乡保和地主的长枪12支、短枪1支、大刀、梭镖5把及子弹200余发。
10月7日,湘南支队的郴县游击队、直属武工队及警卫机枪排配合湘南游击司令部南区指挥所的部队进占郴县城区。郴县宣告解放。10月12日,湘南支队进入郴县县城,受到先期入城的湘游南区指挥所所属部队和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入城后,支队发布(联字)第15号布告,安定社会秩序。
【炸毁敌人军火】 1949年4月,国民党白崇禧部队调运大批军队及枪支弹药到衡阳、郴州一带,企图作垂死的挣扎。军火运到郴县,堆放在火车站行李房月台上,湘南工委和郴县党组织得知情报后,决定炸毁这批军火。地下共产党员谷安昌等接到党组织的指示后,多次到现场侦察,召集四次支委会,研究部署行动计划。经周密考虑,决定在下午敌军值班人员交接班的时候采取行动。4月25日下午4点左右,在搬运工人送货物进站时,谷安昌将事先准备好的炸药放进郴县华丰南货店运往广州的一袋黄花菜麻袋内,这时周宜皋特意和工人周宜兴调换工种,由他接收打码起肩,将一条长达6尺的搭肩往谷安昌头上一搭,遮住了谷安昌的大半个脸部,谷安昌背着“黄花菜”麻袋混在工人中进站去了。约下午6时左右,谷安昌点燃了炸药,只听见轰隆一声巨响,火光冲了半边天,响声雷动,震耳欲聋,车站霎时成了一片火的海洋,国民党官兵吓得惊慌失措,抱头鼠窜,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军火全被炸毁,粉碎了白崇禧企图在湘南垂死挣扎的“美梦”。
【反破坏、反搬迁】临近解放,国民党统治集团见大势已去,竟然丧心病狂准备大肆毁灭人民的财产。按照国民党反动派的要求,武汉三区电信管理局下令,要郴县电信局将所有机器砸毁,所有电杆砍倒,全部电线割断。为与共产党对抗,要电信局组织以反动党团为骨干的“应变会”,并开展应变活动。郴县电信局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成立了以工人为主的“自救会”与“应变会”相对抗。“自救会”制定章程,保护机器、电杆、电线,不许任何人动用,在紧急时,拆卸后放在事先挖好的地洞内,青壮年工人各执利器守住电信局前后门。“自救会”还利用多种手段赶走局内国民党党棍罗xx,正气大大上升。后国民党第十兵团命令电信局把机器器材用箱子装好,准备运走。为了保护这批物资,“自救会”采用偷梁换柱的计策,将箱子放进一些石头和笨重的东西,然后钉死,打上电信局的封条,交差了事。同时将电信器材转移到地下室,全部保存下来,解放后全部交郴县军分区使用。
来源:融北湖
作者:区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梁俪葭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beihu.gov.cn/content/2021/04/28/9245186.html
热门评论
打开融北湖,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