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北湖红色故事汇】抗日战争时期
2021-04-21 22:39:26 字号:

图片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湖区融媒体中心特开设“北湖红色故事汇”总栏目,讲述党员中来自北湖或发生在北湖的杰出代表人物的先进事迹。

今天,融小北将为您讲述《中共郴州市北湖区地方党史概要(1921-1949)》,以期通过对地方党史的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做到学史明理、学史4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以及中华民族全面抗日的开始。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转为民族矛盾。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全国人民的呼吁下,为拯救民族危亡,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共郴县县委与国民党郴县党部经过谈判,决定以民族大义为重,摈弃前嫌,共赴国难,团结抗日,促成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郴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动员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

第一节党组织的恢复及发展

【重建湘南特委】大革命失败后,郴县县委及全县的基层党组织屡遭破坏,党的活动从公开转入地下,湘南游击队无法在郴县立足而转战宜章,湘南特委被迫流散到耒阳,党员分散隐蔽到各地,以各种行业身份作掩护,坚持地下斗争。中共郴县党组织及其领导下的武装力量处于十分不利的环境中。

1938年1月,随红军长征离开了郴州的原湘南特委书记、时任陕甘宁边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的王涛受中央派遣,以国民革命军新编陆军第四军上校副官的公开身份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公开任务,从延安回到郴州。他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秘密寻找1936年5月由湘南特委派来的周里、谷子元、卢文、黄平、张春林等党的领导骨干和李林等游击队的负责人。在几经周折,秘密取得联系后,开始了湘南特委及郴县、宜章、汝城、桂东、耒阳等县委或县工委的恢复与建设的筹备工作。2月,重新组建了由王涛任书记兼统战部长、周里任组织部长、卢文任宣传部长兼青年部长、谷子元任农运部长、张春林任军事部长以及谢竹峰、张子芳、顾星奎、蔡坚、黄平、肖林等为委员的中共湘南特委,特委机关设在万胜旅馆。6月,湘南特委划归湖南省工委领导。年底,增选李明秋为职工部长、顾德胜为委员,到1938年底,湘南特委所属党组织的党员人数达700多名,1939年底,又增加到1400多名,党的组织和党员队伍得到迅猛发展。

【恢复郴县各级党组织】郴县县委在王涛等同志的直接主持下,迅速恢复工作,全县各地的基层党组织也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成立了在城区、栖凤渡区、华塘区、保和区、西边岭区、东边山区等6个区委,从农民、工人中吸收了一批优秀分子入党。郴县成为湘南地区党组织恢复和发展最快的县。在城区委利用国共合作抗日的有利时机和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积极发展壮大党的基层组织,成立了码头支部(又称肩业支部)、鞭炮支部、缝纫支部、铁路支部、店员支部、妇女支部、材料厂支部、机械支部、竹厂支部、读者会、药业支部,发展了一批党员,到1938年3月,发展了70多名工人入党,建立了10个党的支部。

1938年4月下旬,县委召开党员代表大会,选举张春林、段录成、陈平阶为县委委员,选举张春林为县委书记。会议提出了“加强抗日领导,壮大抗日队伍,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抗日政策,联合各阶级力量,支援前线抗日斗争”的工作方针。中共郴县党员代表大会是中共郴县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形成了领导全县抗日斗争的核心力量。

来源:融北湖

作者: 区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梁俪葭

点击查看全文
打开融北湖,参与评论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