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安和街道安和村村民邓某与邻居谢某屋檐占用公用地纠纷成功调处,握手言和。这是安和街道探索社会多元化治理的一个缩影。
安和街道通过网格化“微服务”、社会化“微治理”、多元化“微调解”,有效弥补社会治理的民生短板。该街道按照村路巷道定界、幅度适中、动态调整、便于管理的要求,划分网格,配备网格长、网格信息员,将各类民生服务项目实现网格内服务。利用合约管理的模式,搭建村(居)民联防系统,推行“我为别人守一夜,别人为我守一年”的邻里守望制度。
该街道在治安、维稳、信访等情报信息员的基础上,将保洁员、小组长纳入到治安信息员队伍,形成网中有网、层层设防的情报信息网络。不断深化村村联防、组组联防制度,不断完善群防群治防控网,通过社会化“微治理”逐步构建“大平安”。该街道还选聘5至8名“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退伍军人、老模范”为“五老”调解员,发挥他们人熟、地熟、事熟的优势,让纠纷双方当事人自主选择,今年以来,村里通过“五老”调解化解矛盾纠纷6件,调解成功率达100%。今年来,该街道处理积案难案17件。
来源:融北湖
作者:李丽华
编辑:梁俪葭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wap.beihu.gov.cn/content/2020/11/03/8560410.html